時間: 2008-08-30 21:15:09 來源: 新民晚報
每到開學,滬上有上學孩子的家庭究竟要支出多少錢?上海人的子女教育費用,究竟花在了什么地方?最近出爐的《上海居民家庭教育投資行為的調查》顯示,幼兒園和高中階段孩子所需的教育支出,遠大于小學和初中階段。
市區消費高于城郊
列為市教委科研資助項目的這項調查,選取了本市盧灣、閔行、青浦和寶山四個區的中心城區及城鎮郊區的1500戶家庭做問卷調查。數據顯示,3000元左右形成一個分界點:教育支出1000元至3000元的為教育投資偏少的家庭;教育支出3000元至5000元的為教育投資偏多的家庭。但無論是偏多或是偏少的家庭,幼兒園孩子和高中生所需的教育花費明顯要高于小學和初中。
上海某精品小班現場:
此外,居住區域與家庭教育投資存在很大關聯。城郊家庭中,每年教育投資總額在1000元以下的占77%,3000元以上的占16%;而在中心城區家庭中,每年教育投資總額在1000元以下的僅為33%,3000元以上的占28%。
出現這樣的城鄉家庭教育投資的差異,除了居民經濟收入的客觀因素外,最主要的原因還在于輔導班、興趣班、培訓班之類的“大宗”教育消費市場,中心城區明顯要活躍于城郊鄉鎮,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滬郊居民家庭的教育投資。
家長投資功利性強
主持這項調查的復旦大學高教所教授林榮日說,隨著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“兩免一補”政策的實施,小學生和初中生不僅不要交學費,還免收書簿費。而且,即使是高中和幼兒園,由于收費的透明和監督有力,使得校園亂收費現象在本市基本杜絕。因此,上海家庭的教育支出,主要流向了“請家教”和“上輔導班”。約有7%的中心城區家庭和2%的城郊家庭,花在這兩項上的費用年均在5000元以上。
調查發現,46%的家長為孩子請過家教,其中有近七成的家長請家教的原因是為了使孩子“進一步提高學習成績”,僅有16%的家長是因為孩子“跟不上課程進度”才選擇請家教的。而且,請家教的家庭小學占13%、初中占18%、高中占44%,呈現一種與學業負擔的遞增絕對正相關的狀態。
此外,在課外輔導班的消費上,花在英語上的錢最多。調查表明,滬上家長在為孩子選擇輔導班時很有“時代特征”和功利性,59%的家長選擇英語班、28%的家長選擇電腦班、19%的家長選擇樂器班,而選擇手工制作和科技類輔導班的家長最少。( 本報記者 王蔚)
【上一篇】精品小班成為上海補習班新熱點
【下一篇】參加恒高小班的六大需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