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 2015-12-11 11:27:29 來源: 恒高官方網站
高中生厭學數學的原因與轉化對策的研究想法產生的原因是:
1、在教學中發現厭惡學習數學的學生不斷增多,不但學習差的學生厭惡學習,學習好的學生也厭惡學習。
2、學生創新意識的缺陷。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造能力必須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,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首先必須改變教師的教學方法。因此我產生了這樣一種想法,能否嘗試一下
把班級看成一個研究室,把每個學生當做一位研究員,把要學習的知識點看成一個研究課題。研究開始時是在部分學習好的學生中嘗試,在復習課中嘗試,把要復習
的內容做為一個課題讓學生進行探索規律,解決一些疑難問題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。
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:在學習中取得成就,——這一點,形象地說乃是通往兒童心靈中點燃著“想要成為一個好人”的火花的那個角落的一條蹊徑。教師要愛護這條蹊徑和這點火花。然而現在學生對學習厭煩程度日益加重。嚴重影響著21 世紀人才質量,影響著學生今天與將來的幸福。從學生厭學情況的分析中我們看到,當前厭煩數學的學生越來越多,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數學教師,很多學生由厭煩學數學導致厭
學其它學科,甚至輟學,成為危害社會的隱患,對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任務,全面推進素質教育,提
高全民素質造成極大障礙。
學生為什么厭惡數學,厭學生有哪些表現,其產生的原因何在,如何去轉化他們。為此我作了
多年的觀察、調查、嘗試、研究,取
得了一些成績,下面,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做闡述:
一、厭學數學學生的幾種表現及產生的原因。
1、對數學有恐懼感。聽到數學就害怕,不
想涉足一步。這類學生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存在著兩種偏見,一種是對數學有偏見,認為數學太難、太枯燥、太抽象。一種是對自己有偏見,認為自己不適合學習數學。因而造成學習數學中的失敗太多,受到教師,家長的批評太多,在數學學習中從未嘗到過成功
的喜悅。有一個曾是這一類的學生,他說:“我天生
不是學習數學的料,在我的記憶中學習數學沒有過成功。別人都說我笨,我讓人瞧不起,因為有數學,做學生都沒有意思了,如果學校砍掉數學課,將會使我愛學習,我將不是被別人瞧不起的人。”
2、上數學課就困,看見數學題就煩。這類學生產生的內部原因主要是基礎差,數學學習出現了漏洞沒有及時補上,出現了學習障礙。初中的有理數都不懂,四則運算都不會,高中的復數的一些知識就無法學習。一些學生說“對數學題的那些符號我總感到奇怪無比,越看越糊涂。”外部原因是傳統教育的惡果。教師教法單一枯燥,把數學知識的靈魂沒有給學生,展現給學生的是數學抽象的一面,沒有發揮學生的主動性,沒有注意學生的不同差異,沒有面對每一個學生,滿足每一個學生的需求,沒有
給每一個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間和發展的機會。
3、沒少做數學題,但成績不佳,所以特厭煩數學。這類學生產生的主要原因與第二種類型類
似是在教師教的方面。教師把學生看成是裝知識的容器,沒有把學生看成活生生的人,完整的人,沒有注意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。把他們只看成學習者,沒有把學生看成與教
師共同研究問題、解決問題的合作者,不是帶著學生走想知識,而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,限制了學生潛能的開發。很多學生說“數學題做了很多,可是考試題又不一樣了,我又不會了,所以感到數學題越來越難。”
4、學習成績還可以,但不喜歡學習數學,迫于考試的壓力不得不學。有的學生說,至今不知除了升學數學有何用。有的學生
甚至升學考試一結束首先撕掉數學書,
他們為什么如此厭煩數學?我們不難
看出,其主要原因是教師重教、輕學、重理論、輕實踐、重結果、輕過程、重知識、輕教育。學生沒有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,研究、探索的樂趣。不知道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,沒有看到學習數學對自己成長的巨大作用。
二、采取的轉化措施
1、消除學生的恐懼感。只有學生對數學沒了恐懼感,學生才會對數學有親近感。怎樣消除呢?首先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的趣味性,排出學生對數學的錯誤認識,知道數學的生動面,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。及時發現學生的進步點,及時給予肯定,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學習天分,不再貶低自己的學習能力。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成
功的快樂,從而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。
2、為學生查缺補漏,不讓學生因為學力低而放棄學習。俗語說得好“娘生九子各有不同”學生因為認識上的偏差,原有的學習態度和方法都可能給他們的現在的學習帶來影響,因為原來的認識不到位,基礎差,基本功不扎實,學習跟不上更是對他們的信心的打擊。此時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領路人,不應該是一個監督員。我針對這種情況對學生因材施教,采取分層教學法,讓不同的學生都有適合他們的學習任務,學生有事情可做了,就不覺得課堂沉悶了,同時在他們完成作業時,及時的反饋他們的成果使得他們有了成就感,課堂就吸引他們了。
3、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地方,也是老師傳授知識的地方,但終究是學生的天堂。這就要求老師別把學生當作是知識的容器,一個勁的往里灌,這不僅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,而且對學生的心理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。老師教的學不會感覺對不起老師,考試考不好又覺得對不起家長的付出,所以有些學生就只好選擇輟學在家,覺得在家幫家長做些事還心安理得些。那么怎么辦呢?我就采取讓學生自主探究和教師的精講相結合,讓學生發揮他們的學習自主性,學
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就是知識的內化過程,這時候獲得的知識是學生自己的,但由于學生的能力差異,學生的思維總存在一些缺陷,所以教師的點撥就顯得尤為重要了。讓學生的知識成為完整的知識鏈是實現這一過程的最佳選擇。
4、轉變學生的思想觀念是學好數學的關鍵。學生認識不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是學生學習數學缺乏動力的原因,引導學生認識到這一點尤為關鍵。首先,讓學生去了解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的事例,初步了
解數學的作用。其次,讓學生
結合所學的知識去
解決生活中的一些事,如統計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等,讓學生真正知道學習數學的作用。最后,是讓學生時時處處的在生活中學會應用,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得到充分的激發,數學自然也就不難學了。
總之,要克服學生學習數學的厭倦情緒,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最關鍵的,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”。知識的應用指導也不容忽視
,因為人都是相當現實的,并且知識的最終歸宿也就是實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