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 2013-06-08 22:58:24 來源: 新王牌
小學五年級的學生,調皮活潑,平時愛在課間跑跑跳跳,打打鬧鬧。在我上完第一節課下課時,王洋同學和李靜同學就在課桌間追逐起來,王洋一邊追打李靜,嘴里還不住地說:“你這個騙子,你還我錢,你快還我錢。”李靜被打急眼了,突然停止奔跑,回轉身來,與王洋廝打起來,周圍幾名男同學怎么拉都拉不開。我一看這架勢,就走到他們跟前,李靜見我過來后,就停下了手,可王洋還是不依不饒地樣子,嘴里還罵罵咧咧的,想繼續剛才的“戰斗”。
待他倆安靜下來,我示意他們過來,并屏退圍觀的同學,我沒有說話,而是默默地看著他倆,直到他們都低下了頭。這時我才說:“剛才你倆那樣子,還真像武術運動員,一會兒中間操時,在領操臺上,我安排你們再接著表演,請體育老師給你們當裁判啊?”倆學生一聽,把頭埋得更低了,臉漲得通紅的,搖著頭連連說:“不要!不要!”見火候已到,我問他倆:“你們倆位同學可都是咱們班的名人,在老師心目中印象一直不錯,為了一點點小事傷了和氣,以至于大打出手,實在是有損形象,在同學面前丟面子!我想問問你們,這件事是由老師處理呢,還是由你們自己處理?”他們疑惑地對視了一下,異口同聲地說:“自己處理。”我給他們五分鐘時間商量處理辦法,然后向我匯報。不一會兒他倆不好意思地來到我面前,相互承認了自己的錯誤,互相賠禮道歉,握手言和了。
原來王洋的家長昨天過生日,光高興了,忘了寫作業,早上到學校連忙補作業,李靜看到了,就對他說:“我要告訴老師去,你沒寫完作業。”王洋連忙說:“我給你一元錢,你別告訴老師。”李靜拿到錢后,不再說此事。王洋趕在上課之前完成了作業,上課時他越想越吃虧,于是,下課后就追打李靜,想要回那一元錢。
對這起突發事件的處理整個不到一刻鐘,我覺得效果真不錯。具體有以下幾方面:一是問題解決速度快,二是學生認識自己行為的程度較為深刻,三是把矛盾交給發生沖突的兩個當事人去解決,把處理問題的主動權交給學生,培養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解鈴還需系鈴人,由于學生生活、學習都在一起,他們之間發生點兒矛盾、摩擦是在所難免的,關鍵是教師在教育學生時如何去面對矛盾、摩擦,如何處理矛盾、摩擦,如何避免矛盾、摩擦的發生。在處理學生突發事件中,教師的角色不是領導者、指揮者,而應該是指導者和參與者,讓他們去面對矛盾,面對其發生矛盾導致的后果,進而,反省自己,主動承擔責任。這樣,才能真正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,從而減少矛盾的產生。
【上一篇】“溜溜球”與“扔石子”
【下一篇】孩子,我知道你的生日!